NPL是最近火红的词,相信有在关注电商市场甚至是股票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听过。BNPL的全文是Buy now,pay later,顾名思义,让消费者先拿到商品,后续再选择一次或分期付款。
什么?真的有这么好的事吗?是的!BNPL真的就是让消费者先拿到产品再付费的付款方式。想知道这样的付款方式后面是怎么运作的吗?本篇文要和大家分享,BNPL如何可能,又是怎么运作的呢?
先买后付的背景?
其实先买后付的概念,不是最近才突然蹦出的新玩意,早在2009年,eBay收购的Bill me later公司其实就是BNPL模式,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国际市场过多的关注,一直到瑞典金融新创公司Klarna,将BNPL模式导入电商支付,先买后付的概念才真正的被大众关注。
之所以到现在才红的原因,一部分是因为疫情,导致许多人开始需要这样,可以先获得商品并延后付款的服务。并且在网购客群越来越年轻化的前提下,不用信用卡还能分期的模式,对这些青少年或刚出社会还没有很多经济基础的人而言,是很方便的方式。
也和大家分享,其实日本算是满早期就引进先买后付模式,且一直都有稳定发展的国家,其中最大的受众是没有信用卡的家庭主妇。
先买后付的优点?
以消费者的角度来说,先买后付的优点,不外乎就是可以先拿到产品再付钱,并且可以在没有信用卡的前提下仍有分期付款的选择。不是所有消费者可以通过银行的试用审核拿到信用卡,因此先买后付的机制,对这个族群而言会是很大的诱因。并且,虽说先买后付机制若是没有在一定期限内缴纳,也会有滞留金问题,然而比起信用卡的循环利息,先买后付机制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。
再者,其实对许多人而言,将自己的信用卡资讯暴露在网路上,仍是极有风险的,而先买后付机制并不要求要提供金融相关资讯,基本上只需要一个电话号码就可以搞定。不但安全许多,在程序上也很方便。消费者只要在电商交易时选择先买后付选项,到时再拿着手机的简讯去超商或邮局等地缴费就好。
先买后付供应商赚什么?
可能很多人会有疑惑的是,先买后付的供应商赚什么?
他们主要的收益来源来自两个面向,第一是消费者没有在期限内完成缴费的滞留金。第二则是,与电商平台合作时,电商平台给予的抽成费。当电商品牌提供了越多元的支付,就能吸引更多对支付方式有需求的消费者,因此引进新的支付系统,对电商品牌而言会是个加分要件,先买后付平台便能以此为诱因去和品牌谈合作。
电商为什么要引进BNPL呢?
在美国,Apple、PayPal等大公司都争先恐后引进了BNPL,近日PCHome也表示併购了一间新创的网路贷款公司—21世纪数位,正式进入BNPL时代。
为什么这些品牌要这么大动作的抢攻BNPL市场呢?对电商而言,引进BNPL会有什么好处?
第一个原因:当电商平台提供的付款方式越丰富,自然会吸引到更多元的消费者。就像只习惯用信用卡的消费者,若有两个购买渠道做选择,也会优先考虑有信用卡支付系统的平台。因此,拓展其他的支付模式,对电商而言是个扩展消费者族群的方式。
第二则是:有越多元的支付工具,意味有越多元的数据会回到电商平台。当电商平台搜集更多消费者的数据,就可以更精准地判断消费者心理及下一步的行销策略。再者,当电商掌握了更多的金融数据,日后往金融市场发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,因此有学者就说到,或许有一天,以电商起家的PCHome会成为台湾最大的银行之一。
此外,电商中也不是所有的卖家都有能力提供消费者信用卡付款的功能,因此先买后付机制,某一程度也实现了「普惠经济」,将过往能与不能使用信用卡的隔阂给弭平,创造更开放的交易机制。
上述听起来,先买后付不但没有利息和手续费,更可以增加现在资金的灵活性,怎么好像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,真的是这样吗?当然不是的,其实先买后付无论对消费者端或机制提供的这一端都还是存在隐忧。
以消费者方来看,先买后付的机制,容易让冲动购物的消费者陷入消费陷阱,因为在下单时无法实际感受到金钱的失去,因此一直买一直买,到了后面才发现购买的量已经超越自己能负荷的范围。这时为了避免缴交滞留金,可能会选择用信用卡来付款,如此一来可能会造成补大洞的恶性循环。
而对提供先买后付服务的供应商来说,当因为此服务而让消费者陷入「消费很容易」的思维中时,可能因此让他们在日后留下无力偿还的债务,即便用再多滞留金也无法迫使其将款项还清,如此一来等于供应商得要帮这些消费者负担这些商品费用。
今天和大家介绍了先买后付,这个近期崛起的新兴支付模式,因为便利且没有经济条件性,因此在因疫情经济重创的后疫情时代,开始受到欢迎。
先买后付的支付模式近期越来越流行,它也无疑是开创更多消费可能性的媒介,然而在给予大众更方便的购物方式的同时,其实其中也存在了一定的隐忧。不过如果你是电商经营者,追踪先买后付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是必要的。如果状况允许,开放先买后付机制,相信也会是观察消费者行为的一个好方式。